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美术教育跨学科创意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2)

时间:2014-06-23 14:34 点击:
(二)教学设计 1.设计思路。在教学方面,教师需提前通过互联网或书籍、报刊查找相关资料,对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内的雕塑做初步的资料整理,例如对雕塑作者在创作该件雕塑的灵感来源与制作思考,公园内雕塑按材质分类

  (二)教学设计

  1.设计思路。在教学方面,教师需提前通过互联网或书籍、报刊查找相关资料,对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内的雕塑做初步的资料整理,例如对雕塑作者在创作该件雕塑的灵感来源与制作思考,公园内雕塑按材质分类,根据雕塑所表达的主题不同进行分类,这需要教师要预先实地考察。

  2.教学过程

  (1)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引导学生对公园内雕塑进行拍照,亲手触摸雕塑作品,并为学生重点讲解知名雕塑作品的作者创作思路及材质运用(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材质对雕塑作品完成的重要意义,不同材质所表现出作品的不同质感),及雕塑作品所表达的设计理念。回校后学生分小组撰写调查报告,通过撰写调查报告使学生对静安雕塑公园中雕塑的基本信息有更详实的了解,为后续确立自己设计的雕塑作品做理论上的准备。

  (2)学生根据调查报告,实地考察校园环境,针对实际问题,制定雕塑设计方案(例如,操场周边,教学楼门厅,食堂附近,读书角等师生活动频繁的场所进行设计)。设计方案需实际可行,考虑到环保不过度使用经费及课时数量有限,教师可建议学生从设计规格及材料环保等方面考虑。

  (3)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根据实际考察校园情况,结合上海静安雕塑公园中艺术家雕塑作品,激发自己的创意灵感,通过小组讨论——初稿设计——教师指导——收集材料——完成作品——布置展览(评价)一系列环节,最终完成“雕塑美化校园环境”这一课程内容。在此环节中,学生在制作方面出现的问题,如对材料物理特性的研究不够,导致创意方案不能运用于实物成型,可以通过询问物理教师解疑。在对雕塑材料物理特性的充分了解后,才能够根据其特性制作雕塑模型。

  (4)教师与学生根据校园实地情况,结合学生的调查所设想的雕塑作品摆放区域,将每小组的雕塑作品规划放置于校园内合适的位置。最后,通过小组互评与自评的方式,选出最具创意雕塑作品,最环保雕塑作品(可通过制作评价表或问卷的方式完成,也可通过全班投票的方式决定)。

  3.课程创新。校外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使学生脱离传统美术课本的束缚,更具实际性,能有效的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美术课程的发展在现代课程体系中更具多元化,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美术学科本身的发展。通过像“雕塑美化校园环境”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学生通过美术课还可以学到有关物理方面的知识,以及人文与历史与美术学科的联系,更好的理解城市在规划与发展中,雕塑艺术所起到的作用,这也突出了美术学科对城市文明发展所做的贡献。

  四、结语

  学生在体验跨学科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后,纷纷表示自己投入到美术课堂中十分快乐,并且也可以通过美术课使得其他科目的知识贯通其中,体会到了知识整合的奥妙。但是,学生真正在课堂的学习有效性有多少是进一步值得探讨的问题,美术学科在学科统整的过程中所发挥的最大价值——对学生成长的帮助,是美术教育工作者所要努力的方向。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需要站在时代要求的背景下,反思美术教育的跨学科课程与教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不断增强自身学术能力,在开发美术学科课程资源方面需要多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实例,为成为研究型美术教师做出最大努力,为美术教育的明天贡献绵薄之力。

  注释:

  i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222页.

  【参考文献】

  [1]钱初熹.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

  [2]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王大根.美术教育的跨学科学习[A].2004届亚太区美术教育会议论文集[C].

  [4]朱健朴.育美经纬——美术教学的策略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